《中国高等植物名称与代码》国家标准
2014/7/3    科技部   点击次数:21459    阅读原文

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132797-T-306
  标准项目名称:中国高等植物名称与代码
  标准项目英文名称:Name and code of China higher plants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计划完成时间:2013-2015年
  目的和意义:一套实时更新和权威标准的物种名称系统是实现植物信息共享的关键,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自《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1993)发布以来的二十年时间里,中国植物名称系统发生很大变化,发表了大量涉及新分类群、新名称和名称变更的分类学论著。《中国高等植物名称与代码》即是在组织国内近百位植物学专家系统分析近期分类学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涵盖全国野生植物物种的名录系统,并配以层次分明的代码系统。新代码的完成制定将替代1993旧代码,为从事科研、教育和信息共享等相关行业用户提供一套及时反应我国植物分类学科研究最新成果的植物标准名录及系统代码,供植物学及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使用,并为农业、林业、检疫等相关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提供标准化支持。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新版名称与代码仍然涵盖全部中国野生高等植物种类,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每条记录包括名称和标准代码两部分。名称以种名(含种下)为主体,并包括种上的属、科和门三级名称,每个名称包括公认的学名(又称拉丁名)和标准中文名,种名还附有作者。标准代码采用五层次编码,分别为门、科、属、种和亚种设置了编码层次,其中,门用字母编码,其他用数字编码。本次代码系统比1993年所用系统更易于识别,并为今后新增加或变化的名称的插入预留空码位,从而具有更大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2020/7/10 9:54:50